第1369章 清除苏烙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手抽的鸡蛋字数:2163更新时间:25/09/18 01:25:03
    就在苏谨被温柔炮弹洗礼的时候,漠北战场上的老徐也在被炮弹洗礼。

    不过他收到的这份洗礼,可不仅仅腰疼那么简单,随时可能会丢掉性命。

    “徐帅,前锋营遭英军战机轰炸,阵地保不住了!”

    “让张二狗子带人往后撤,那个阵地本就是试探火力用的,没必要拿命去填!”

    “徐帅,谦河下游、鄂毕河下游均发现英舰踪迹,还有大量的登陆舰!”

    “不用管他们,放他们下来,守住金山口两翼高地即可,告诉弟兄们注意避炮和空袭,英国佬的火力有点猛,咱不触那霉头!”

    “徐帅,山口北面发现大量坦克集群和步坦协同部队,正向西北阵地迂回!”

    “让跑阵往后拉,那玩意仰攻不行,别急着和他放对,拉近了距离再打!”

    “徐帅,东北角也发现敌情....”

    围绕着阿尔泰山北麓的金山口阵地,漠北战场好像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决战。

    只是明军一方的态势似乎不大有利,完全就是被奥斯曼、帖木儿和英军围着打。

    西北、正面、东北,各个阵地都在遭受炮击和空袭,处处都是爆炸的痕迹,

    就连山林里也遍布敌军的偷袭部队,让徐辉祖疲于应对,苦不堪言。

    化冻之前明军明明还占据着优势,可随着开春第一战的失利,整个局势却快速倒向对大明不利的一面。

    朝中此时早已吵成一片,沸反盈天。

    李仕鲁已经告老归乡,代左都御史的人选,不是由下面言官擢升,而是由工部调任而来的胡廙(yi)。

    胡廙原本是工部给事中,调任都察院实职是右佥都御史,却不知怎的,被朱棣点中代管都察院。

    他是永乐元年入的太学,当时的太学还没有被新学取代,算是传统的科道官。

    徐辉祖漠北失利,以胡廙为首的言官纷纷开始上奏,弹劾徐辉祖。

    “臣闻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魏国公素以骁勇自诩,然临阵轻敌,调度失当,致王师于漠北受挫,疆场蒙羞,臣诚惶诚恐,谨具疏弹劾!”

    “臣俱言,贼众虽寡,然剽悍善走,若凭险固守,待其气衰而击之,可一战而定。

    然魏国公强令全线出击,反为贼所乘,损兵折将过半,被困于金山口,此大罪也!”

    “自魏国公掌兵以来,漠北瓦剌堡垒、驻军堡相继失守,百姓流离失所,国威受损!

    敌寇乘胜长驱,扬言破漠北以窥中枢,朝野震动!此皆魏国公轻敌寡谋,师老无功所致!

    其罪当与通敌叛国同罪,臣泣求陛下褫夺魏国公之爵,抚恤兵士百姓,召回徐辉祖,另择贤能替其帅!”

    “臣附议!”

    “臣附议!”

    远方是漠北失利,眼前是群臣鼓噪,然而朱棣却反常的没有暴怒,只是冷冷看着胡廙:“胡卿的意思呢?”

    胡廙面无表情上前一步:“臣接任都察院未久,本不应妄加虚言,然漠北失利关乎国运,臣不能孤善其身,不得不言。”

    顿了顿,他继续道:“魏国公虽曾立下不世之功,然功固要赏,罚亦要分明,如今战场连连失利,诸位同僚所言陛下也应纳谏。”

    “哼”,朱棣冷冷看着他:“废话就不要多说了,直接说吧,你觉得何人能替允恭的帅位?”

    胡廙犹豫一番,缓缓开口:“臣以为,兵部右侍郎刘隽熟知兵法,可暂代魏国公帅位。”

    朱棣愕然看向刘隽,眯起了眼睛:“刘卿,你可以吗?”

    刘隽一愣,狠狠瞪了胡廙一眼,心中暗骂你这王八犊子把老子推出来做什么?

    这不是让我坐蜡吗?

    谁不知道英国佬的飞机厉害,徐公此败非战之罪,换一个上去,不得被英国佬把屎都炸出来?

    “陛下,臣...臣有罪...”

    刘隽也是个光棍汉,去漠北挨炸是指定不能去的,索性乌沙自己一摘,直接跪在地上,一副任凭朱棣处置的模样,一言不发。

    瞧着刘隽无语的模样,朱棣差点没乐出声来,强行掐了自己一把才忍住。

    “行了,又不是朕要点你的将,退到一边去吧。”

    自苏谨‘阵亡’的消息传回大明,朝廷上下早已暗流涌动。

    这些家伙急着跳出来要换徐辉祖的帅,不是真的因为他‘无能’,而是急着想要争权。

    虽然苏谨久不在朝,但人的名、树的影,只要他活着,就是压在所有朝臣头顶的一座大山。

    如今姓苏的死在了海外,无疑等于这帮家伙头顶的那座大山被彻底搬去,一个个又跳了起来。

    而他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清除打着‘苏’字烙印的苏党。

    徐辉祖,无疑就是武将里,烙印最深的那一类。

    至于苏党的文官,杨士奇都排不到第一,排第一的那个人,叫苏根生。

    胡廙出身广德,勉强算是苏浙一系的官员,但朱棣选中他来做代佥都御史,却不是因为他的出身,而是此人行事。

    说好听的是为官清正,不结党营私,说难听的就是个大腚头,认死理的倔货,容易被人利用。

    朱棣考虑的也很简单,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与其擢升都察院一个心眼多的家伙,不如关门放胡廙。

    至少有什么事都能放在明面上,不用操心这帮家伙和自己玩心眼。

    “刘卿既然自问不能代允恭之位,哪位爱卿愿自告奋勇?”

    朱棣冰冷的目光在殿内逡巡,毫无意外的一阵失望。

    如果有人站出来自告奋勇,兴许朱老四还能高看他一眼。

    可当朱棣的问询丢出,几乎所有人都低下了头,畏缩着不敢出声。

    开玩笑,他们只是想干掉苏党的武将大头子,不代表自己愿意去送死啊。

    有些武将倒是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但旋即也低下了头。

    他们倒不是怕死,可漠北的那位爷乃陛下的大舅哥,现存大明第一战神,谁敢吭气?

    这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曾在徐辉祖麾下征战,那可是自己的老上司。

    就算自认本事高过徐辉祖的,也不敢贸然吭声,更何况他们还不如?

    “哼,无统兵之能,却只会嫉位羡贤,朕可是养的一群好贤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