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8 章 小刘军师版‘推恩令’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有怪莫怪字数:2089更新时间:25/09/21 00:59:43
    第三步,废除私刑,推行统一律法。

    以《大明律》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律法。

    将司法之权收归官府,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保障百姓的合法权益。

    第四步,朱樉决定在各州县推行教化,以促进民族大融合。

    他深知,要打破当地固有的民族观念并非易事,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包容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

    于是,朱樉准备在各州县设立官学,选拔优秀的学者担任教师,传授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

    这些官学不仅面向汉族子弟,也对其他少数民族开放,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儒家文化。

    然而,朱樉也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设立官学、培养教师、购置教材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而且要看到教育的成果,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因此,他将教育放在了最后一步,认为这是最烧银子、也是耗费时间最长的一种手段。

    朱樉粗略估计,要想通过教育实现民族大融合,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甚至可能超过三代人。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朱樉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中华民族的无穷潜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尽管教育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追求使得儒家文化在各州县迅速传播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民族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最终,民族大融合的目标得以实现,各民族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繁荣的社会。

    朱樉的这些设想,不仅考虑到了改革的各个方面,还注重了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他相信,只要按照这样的计划稳步推进,改土归流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李文忠看完朱樉的“四步走”战略后,心中的震惊简直难以言表。他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才之作。

    手中的书像是有千斤重一般,他缓缓地将它递给了沐英,手指着上面的那段话,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阿英,你快看看!

    这可是老头子和满朝诸公经过好几年的集思广益,才好不容易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啊——改土归流!”

    “老头子这边刚刚起了个念头,结果,阿樉那小子就一声不吭,把‘改土归流’的一整套流程都给搞出来了!”

    沐英接过书,定睛一看,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

    他情不自禁地念出了声:“遵循古人的智慧,以汉武帝的推恩令为蓝本,以贾谊的思想‘重建其势,以分其力。’为指导原则,加封诸子,以分其地,防止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沐英越读越觉得惊叹,朱樉竟然能够如此巧妙地运用古人的智慧,将改土归流的具体步骤和实现方式一一阐述得如此清晰明了。他不禁感叹道:“阿樉这小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接着,沐英继续念道:“采取剿抚并重的策略,对于主动交出印信、解散私兵,表示归顺者,给予优待,如授以虚职、赏赐金银和田产、将其迁往内地,使其失去叛乱的土壤和根基。”

    “对于抗拒不从、甚至武力反抗者,调集大军围剿和镇压,彻底摧毁其武装力量和政治势力……”当念到这里时,沐英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在这三个人当中,他对云贵等地的情况最为熟悉。

    沐英不禁感到十分纳闷:“贵州虽然有四大土司和上百个小土司,但只要这四大土司不乱,那一百来个小土司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然而,云南的情况却完全不同。沐英心里很清楚,那里的世袭土司大大小小加起来,至少有三百多个。

    而且,还有一个一直对云南边境的孟定、威远、孟养和车里等地虎视眈眈的麓川国主思伦发。

    一想到这里,沐英的担忧就愈发强烈了,“咱们若是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会不会把这些土司都逼到思伦发那一边去呢?”

    沐英最担心的并不是目前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大理总管段功。

    这对翁婿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如同湖水一般平静,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各怀鬼胎。

    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如果不是因为明军大兵压境,面对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恐怕这两个人早就已经开始了内斗。

    然而,真正让沐英忧心忡忡的,却是那个刚刚崛起于东南亚的霸主——麓川。

    尤其是那个野心勃勃的思伦发,如果给了他可乘之机,与云南本地的土司们相互勾结,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仅云南会面临被吞并的巨大风险,就连与云南接壤的贵州和四川,也难以幸免,必然会遭受麓川军的猛烈攻击。

    一旦云南沦陷,麓川必将成为大明王朝的心头大患,犹如芒刺在背,令人寝食难安。

    面对沐英的忧虑,刘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他轻描淡写地说道:“黔国公,您不必过于担忧。咱们主公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人都是土司,这世上也就没有土司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假意向朝廷请求圣旨,赐予云贵地区各个土司的儿子们更高的爵位和官职。

    如此一来,原本的四百多个土司,瞬间就会变成八百个,甚至可能达到一千个之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十几二十年,这些人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将会被逐渐分散,他们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

    这样一来,这些所谓的“土皇帝”自然就不再对我们构成威胁了。”

    沐英心中暗自思忖着,刘璟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啊!